开发性金融研究

特约稿

  • 过渡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及政策建议

    杜金富;张红地;

    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后设立五年过渡期,过渡期的重要任务是守住坚决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这是一个底线目标。我们认为,完善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过渡期一个有力的抓手,可以为过渡期目标的实现以及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村征信体系和征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在过渡期自身发展的重点是补齐短板,助力金融机构深入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此,需要解决我国农村征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改进,通过对征信制度和体制的完善以及现代征信技术的应用,建成一个覆盖我国所有农村地区、高质量、技术先进、服务全面的农村征信体系,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01期 No.47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绿色发展

  • 我国碳市场MRV体系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

    郁苗;魏青;

    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和核查(Verification),简称MRV体系,是构建碳市场环境的重要环节,是碳交易体系的核心和基石,也是确保减排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我国从2013年起在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到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已初步建成温室气体排放MRV工作的常态化机制,为碳市场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碳市场建设初期,MRV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梳理并比较了欧美碳市场MRV体系的构建框架,分析了当前我国碳市场MRV体系的实施框架和存在问题,并在总结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碳市场MRV体系构建路径提出了建议。

    2023年01期 No.47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金融市场

  • 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测度与来源追溯

    杨杰;李辉;

    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共振效应与放大效应越发显著,对于系统性风险的识别、预警及防范成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取10个代表性金融子市场作为分析样本,首先基于DCC-GARCH动态溢出指数模型测度风险传染,进一步构建金融市场间的动态加权有向网络。研究发现:(1)波动率脉冲响应函数表明不同金融子市场间的波动性溢出幅度和持续性存在市场异质性。(2)从金融市场的网络节点属性角度演化极端风险传染的动态过程,股票市场风险溢出强度要远高于其他市场。(3)金融市场的动态加权有向网络变迁存在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效应最大。因此,需要警惕外部环境和风险的变化,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在推进“双向金融开放”的同时力保经济和金融稳定。

    2023年01期 No.47 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关于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全口径债务管控机制的研究

    王雨;

    当前,各地融资平台隐性债务管控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平台公司的经营性债务呈较快增长态势,全口径债务余额继续增加,债务风险仍旧突出。融资平台的债务既与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和国家信用有关,又与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紧密相连,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更大的风险。在完成化解隐性债务的既定目标外,地方政府更应该建立融资平台公司的全口径债务管控机制,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设定债务管控近、中、远三个阶段的目标,因地施策建立以风险管控为目标,以过程约束为核心的债务管控新机制。

    2023年01期 No.47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政府存款变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构分析的视角

    张超;

    政府存款变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越发显著,造成政府存款变动的税期、财政支出、政府债券发行与兑付、中央国库现金操作等主要细分项究竟如何影响流动性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政府存款测算框架,统计了公共财政收支、国债和地方债发行与付息兑付、中央国库现金操作、政府性基金收支的时序变化,进一步采用向量自回归(Va R)模型对上述主要财政行为如何影响流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共财政与政府性基金收支对流动性的正向扰动增多,政府债券发行与兑付的负向扰动增多,中央国库现金操作的影响较小;财政支出对流动性的正向冲击较大且较持续,是流动性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缴税费的负向冲击较大但持续较短,政府债券发行和中央国库现金操作的冲击总体偏中性。

    2023年01期 No.47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国际研究

  • 美国国债需求减弱:趋势与成因

    杨博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国债需求是无弹性的,但在2020年后,美国国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动,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弹性是否上升成为争议话题。美国国债作为安全资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垄断地位,所以美国国债享有便利收益率,美国国债便利收益率与市场需求结合可以得到美国国债的需求弹性。本文基于抛补汇率平价构造了美国国债的便利收益率指标并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本文发现在2015年之后美国国债需求弹性上升,紧缩期内国际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抛售更多,亚洲投资者比欧洲投资者更倾向于抛售美国国债。其次,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时,货币政策收紧程度越大,美国国债的需求和便利收益率下降就越大。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包括合理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提升我国海外净资产的收益;持续提升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对外汇储备进行一定的压缩;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

    2023年01期 No.47 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0K]
  • 气候变化金融风险的国际应对经验及启示

    刘辉;

    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给各国央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带来严重挑战。本文在对气候变化金融风险类型、主要应对障碍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以美国为主的主要经济体、国际组织应对气候变化金融风险采取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金融风险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健全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应对的顶层设计和管理机制建设,提升监管效能和合力;推进风险评估及相关信息披露,建立统一、可比较、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评估披露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调推动全球相关风险的缓释。

    2023年01期 No.47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政策研究

  • 国家“信易贷”平台助力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以昆山“信易贷”平台为例

    王芷纯 ;王禹榕;

    我国中小微企业在稳定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器。但是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建成运行的“信易贷”信用信息平台可以帮助企业缓解这一矛盾。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实践,为我国建设“信易贷”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后介绍了我国“信易贷”平台建设的现状。通过调研研究了昆山市将“信易贷”平台与金融超市相连接的创新方案,“自上而下”打破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通过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信息服务,实现了与银行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夯实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大数据基础、加快建立信用“白名单”及“白名单”标准体系建设、优化平台大数据算法提高平台撮合效率、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丰富“信易贷”产品及创新应用场景、全力抓好中小微企业惠企政策兑现、设立专门扶持中小微企业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推动融资租赁公司进驻“信易贷”平台等政策建议,为其他地区推广“信易贷”平台提供了经验。

    2023年01期 No.47 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后疫情背景下飞机租赁业务风险防范及政策建议——基于金融机构视角

    林志敏;

    飞机租赁业务一直被誉为租赁业“皇冠上的明珠”,连接着航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为航空企业提供融资和融物的双重功能,促进了航空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席卷全球,其间受航油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叠加冲击,给航空业及飞机租赁行业带来了重创,深刻检验了各飞机租赁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金融机构作为飞机租赁业务最终的债权人,面临租金延期、贷款逾期、飞机押品贬值等风险。同时,2021年2月,HH集团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有关航司披露了部分飞机发动机重复融资诉讼案件,给金融机构的债权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如何在后疫情背景下做好飞机租赁业务的风险防范,对于金融机构的债权安全及租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飞机租赁业务的交易结构为研究基础,通过杜邦分析法对飞机租赁公司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新冠肺炎疫情下飞机租赁业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旨在为金融机构及租赁公司飞机租赁贷款业务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No.47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 征稿启事

    <正>《开发性金融研究》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开发银行主管,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双月刊)。期刊聚焦经济金融特别是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主要刊载包括宏观经济、财政金融、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国际研究等方向的学术创新观点、政策研究成果以及金融实践案例等。2021年,本刊入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ELSEVIER出版集团和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联合评选的《智库期刊群》,成为全国智库研究的代表性期刊。

    2023年01期 No.4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下载本期数据